本刊要目
联系我们
我国企业“存贷双高”异象及其信贷留存本质研究

河南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   武 龙


【摘 要】以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18 128个公司—年度样本为研究对象,观察并提出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存贷双高”财务异象及其背后“借而不用”的信贷留存本质。研究认为,集团财务非效率、财务舞弊、短贷长投等现实行为均不足以解释这一异象,其本质应是信贷留存行为,并基于既有文献的相关估计模型改进了信贷留存的度量方法,通过三种测算指标与统计性描述证明信贷留存在我国企业的长期普遍性;进一步从利益攫取动机的银行驱动与超额现金持有动机的企业驱动两个视角给出了导致信贷留存行为的两种可能解释,以期为后续研究信贷留存行为提供理论指引。

【关键词】信贷留存; 存贷双高; 超额现金持有; 超额银行借款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22)03-0002-07



一、引言

我国企业长期普遍存在“存贷双高”财务异象,即企业现金持有与短期借款同时高企,意味着企业在已持有较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情况下仍额外借入短期借款,且借而不用,有悖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与期限匹配理论,是一种财务异常行为。本文对比2010—2019年中美上市公司数据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总资产和短期借款/总资产比美国上市公司几乎同步上移了8%~11%,存在典型的“存贷双高”异象。本文分析认为,已有如应对短期债务、集团化经营并表、财务舞弊、保障性余额要求等的实践均不足以充分诠释这一异象,其本质应是额外信贷资金滞留于企业的“信贷留存”行为[ 1 ]。本文基于既有文献的三种识别模型对2010—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中的“存贷双高”公司进行了识别,均表明这一异象在我国企业中长期普遍存在;进一步从信贷留存本质及特征出发,设计了信贷留存的定量识别思路,并提出信贷留存规模的具体测算方法;同时从企业驱动与银行驱动两个视角给出了信贷留存行为两种可能的理论解释,为后续研究信贷留存行为指明了理论方向。

本文贡献主要有三:一是从理论上厘清了信贷留存行为的本质内涵。本文的信贷留存行为不同于既有文献涉及的“信贷歧视”“超额银行借款”“超额现金持有”等资金非效率使用行为,而是“现金借而不用”的财务融资行为。二是在计量上提出了“存贷双高”现象的识别方式和信贷留存程度的度量方法,为后续相关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三是从理论上给出了信贷留存行为的两种可能解释,有助于深化理解存贷双高、超额现金持有、超额银行借款等一系列典型财务特征,丰富了信贷留存相关文献。


全文请参阅《会计之友》2022年第3期



Document

版权所有:《会计之友》杂志社

晋ICP备19009785号-1晋公网安备 14010702070559号

邮编:030001   地址:山西太原市五一路190号雅典金座大厦17层